返回首页

象拔蚌怎么养?

52 2022-01-15 09:22 申屠梵   手机版

象拔蚌是埋栖型贝类,生活海区的水温为3—23℃(经3年驯化,目前可
适应水温为0—25℃,在水温低于25℃的时候,广东可在冬季和翌年春季进行反季
节养殖),盐度为27‰—32‰,栖息底质以沙泥为主,水深3—18米,埋栖深度与个
体大小有关,一般为50-80 米。象拔蚌苗种在壳长5-10厘米时潜沙能力很强,一般
潜入只需5分钟;壳长15厘米以上即失去匍匐与潜沙能力,终生营穴居生活,不再
移动。
象拔蚌前4年生长较快,1龄贝壳长5-6厘米,重36-40克;2龄贝壳长8-10厘米
,重200-250 克;3龄贝壳长10-12 厘米,重400-500 克;4龄贝壳长12-15 厘米,
重500-800克。随着年龄增长,贝壳生长渐变缓慢,但软体生长仍能继续,寿命可
达100多年。象拔蚌的出肉率高,达60% -70%,其中主要食用部位为水管肌,占总
食用量的30% -35%,每100克含热量81千卡、蛋白质14.4克、脂肪1.3克,具很高的
营养价值。
象拔蚌雌雄异体,每年的繁殖季节一般在4-7月,盛期为5-6月。个体产卵量达1000-2000 万粒,产卵水温为14-17 ℃。卵径为82微米,受精卵经4-5天,发育成
D形幼虫(1 20-130 微米);10-12 天发育成壳顶幼虫(1 60-180 微米);30天左右
幼虫下沉,随着变态,壳长达350-400 微米。
象拔蚌以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为食,也可滤食沉积物和有机碎屑。象拔蚌的主
要敌害是蟹、海星、蜗牛及鲽等鱼类,成贝栖居于海底,有较强的保护能力。
据调查,我国北方有很多海区适合其生长,自1999年以来,我们从美国引进种
蚌,进行人工育苗生产试验,4年来,我们引种420多个。一般经过4-5天的运输,
成活率达74%,利用原有的贝类育苗设备,在3-4月引种促熟,经20天左右的培育即
可产卵。如采用升温刺激法,孵化率可达80% -90%。
象拔蚌的附着基以沙为好,附着后采用流水法培育稚贝,日投饵量逐步增加到
6-12万细胞/毫升,幼体8-10天发育成单管期稚贝(壳长0.6 -1 毫米);22-23 天发
育成双管期稚贝(壳长1.4 -1.6 毫米);30天后壳长达2毫米(1500-800 粒);40天
壳长达3.5毫米(150-180 粒);60天壳长达8毫米(2 0-26 粒),此时可下海播苗。


象拔蚌养殖海区要选择在水流畅通、风浪较小、饵料丰富、沙泥底质的内湾,
养殖水深从低潮线至10米均可。冬季海底水温不低于0℃,夏季不高于25℃。
象拔蚌苗种近距离可干运,远距离要湿运。壳长5-10毫米的苗种,每塑料袋放
5万粒,加水3-5升,充氧,用泡沫箱密封运输,历时14-16 小时,成活率可达95%
象拔蚌的养殖方法,过去采用底播法,每袋放苗1万粒,苗种播养后,生长速
度很快。6月底播苗,8月底壳长可达3厘米左右。但由于敌害侵食,贝苗的成活率
低,1年后约为10%,3年后约为1% -2%。因此,自2001年起,我们采用PVC管(见图
②)护养的方法种植象拔蚌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1年后成活率达到60%,平均壳长
4厘米,重30克。该法采用直径为10-20 厘米长为25-30 厘米的塑料管( 或PVC管
),内放苗10-30 粒,管一端埋入沙底,一端露出沙面5-10厘米,外罩孔径1厘米的
塑料网。3个月后苗钻入沙中10厘米,6个月钻入20-25 厘米,10-12 个月钻入30-
40 厘米,并开始分散。此时可取出塑料管(可循环再用),苗得到保护后,成活率
很高。管距在50-60 厘米时,每亩可插管4000个,养苗4-10万粒。据测量,1999年
播养的苗,目前壳长10-12 厘米,重500克左右,已可上市,每市斤100元;2001年
塑料管护养的苗,目前壳长4.8厘米,重36克左右。目前,在山东荣成、长岛、辽
宁沿海一带已播苗2600万粒,面积2000多亩,下管4万多个,生长情况良好,所以
,象拔蚌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